今年底,塑料吸管要“出局”了,它将逐步退出餐饮行业的历史舞台,与消费者们说“再见”。根据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规定到2020年底,全国范围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
《意见》按照“禁限一批、替代循环一批、规范一批”的原则,分2020年、2022年、2025年三个时间段,明确了加强塑料污染治理分阶段的任务目标。即:
到2020年底,全国范围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景区景点的餐饮堂食服务,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
到2022年底,县城建成区、景区景点餐饮堂食服务,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
到2025年,地级以上城市餐饮外卖领域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消耗强度下降30%。
从今年9月1日起,国家将施行《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未遵守国家有关禁止、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等一次性塑料制品规定的,将处以1万至10万元的罚款。
由此,塑料餐具,尤其是塑料吸管,再一次成为环保关注的焦点。
塑料吸管材质解析
吸管作为我们的日常生活用品,有多种材质,除了塑料,还有纸质、金属、玻璃。但若论便利性和普及性,塑料吸管当仁不让。据了解,塑料吸管目前常用的高分子材料有聚丙烯(PP)和聚乳酸(PLA)。两种材质做成的吸管具有不同的优缺点。
聚丙烯吸管:具有较好的韧性和机械强度,且对于酸、碱、有机溶剂等表现出惰性,且无毒,使用温度广,用PP生产的合格吸管可承受80℃左右的高温,并且遇热也不会散发出塑料味;但其缺点是不易回收、难降解。
聚乳酸吸管: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和可加工性,且聚乳酸制产品在废弃后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自然的快速降解,是符合环保要求的一类可降解塑料。但由于成本高,市场应用并不如PP这么普及。
据悉,目前市面上PP的部分拉丝牌号如:扬子石化F401,中石化T30S等均可作为塑料吸管的原料。
当然也有一些软吸管是由聚乙烯(PE)制成的,但PE材质太软了,做那么薄的壁厚撑不起吸管的形状,做太厚在成本上不划算,因此在餐饮行业比较少见。
禁令源头:污染
数据显示,我国去年塑料制品累计产量8184万吨,其中塑料吸管近3万吨,约合460亿根,人均使用量超过30根。
市场需求量如此之大的塑料吸管却遭遇禁令,为什么?最大的原因不外乎环境问题。看看诸多新闻报道中触目惊心的海洋垃圾,一次性塑料制品总是被冠上“罪魁祸首”的名号。塑料吸管因体积小、回收价值低、几乎不可被回收的特点,也成为了当今十大海洋垃圾之一。从全球范围来说,塑料污染确实是一个巨大的问题。就算不进入海洋,无法回收的塑料吸管被填埋,降解的时间可能长达500年。
另一方面,关于塑料吸管“有毒论”的说法也并不少见。其实正规厂家生产的塑料吸管都采用纯料,即使在加热的情况下也不会释放任何有毒有害物质,更何况塑料吸管是极少用于热饮的。但不乏个别不法厂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采用回收料来进行生产。这样的吸管在使用时,里面的有毒有害物质就会随之溶解在饮品中,长期使用的话,确实会对人体肝脏、神经系统等形成危害。
成本是塑料吸管与替代品之间最大的障碍
纵观近几年,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政策层面上都在推行一次性塑料制品禁令。从一次性塑料袋到一次性塑料吸管,尽管禁而不绝,但不得不承认这就是不可逆转的大势。对于塑料吸管等一次性塑料制品生产厂家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从禁令中我们可以看出,关键词在于“一次性”和“不可降解”。那么,替代品又有哪些呢?据专家介绍,随着新材料和新技术的突破创新,塑料吸管的环保替代并非难事:可用可降解的生物塑料替代,纸、竹子、植物秸秆、玻璃、金属等材料制成的可循环使用的吸管也可取代塑料吸管。但不管是生物塑料还是其他材质,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仍是成本。以纸质吸管为例,一根纸制吸管的生产成本在0.1元左右,而塑料吸管的生产成本平均每根只需约0.03元左右,不到前者的1/3,差距较大。
就塑料行业而言,可生物降解塑料市场还比较小,没有规模效应,成本较高。但塑料吸管在整个塑料制品领域所占比例极小,可以小范围培养可生物降解塑料市场,一步步把市场做大。当然,重中之重仍是加强对新材料新技术的研发,找到更多低成本、可量产的环保塑料替代方案。对于一次性塑料制品生产企业而言,如何转型升级,初步形成替代品生产能力,并且争取尽快形成新业务的布局,也成为其目前面临的最大考验。
免责声明:本图文、资料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供交流,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 zpia200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