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3日 行业动态:
首页 > 行业信息 >>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不再生,无未来!疫情下再生塑料投资热度不减

发布时间:2020/5/18 12:48:17 来源:聚烯烃人

新冠疫情爆发,原油价格暴跌,全球各地不少塑料回收工厂被迫关闭。但尽管如此,不少企业对再生塑料的投资热度依然不减。

1、巴斯夫与Security Matters联合开发塑料追溯和回收解决方案

近日,巴斯夫与Security Matters签订约束性协议,宣布联合开发塑料追溯和回收解决方案。

Security Matters 将利用其专利技术实现对闭环回收的线上和线下跟踪、验证可持续性主张并优化塑料废弃物的分类。

通过采用唯一的、不可篡改的化学条形码对实体物品进行标记,并将其与数字映射(digital twin)相连。通过使用专有技术,条形码还可采集嵌入在塑料中的各种信息,帮助实现塑料闭环。

2、英力士投资建化学回收工厂

英力士(INEOS)和塑料能源公司(PLASTIC ENERGY)近日宣布,将合作建设一家新工厂,将废塑料转化为制造新塑料的原材料,新工厂预计于2023年投产。

据了解,这座新工厂将采用先进的回收技术把废塑料转化为基础分子,然后将所得的材料用于英力士的裂解炉,以取代传统石油原料生产塑料。

目前,英力士已完成采用塑料能源公司回收工艺的首次产品试验。新的原材料已经通过英力士位于德国科隆的裂解炉成功地转化为原始聚合物。

塑料能源公司的专利技术称为热法厌氧转化(TAC)。该技术将以前不可回收的塑料废料转化为TAC油。这种新的再生原料可以被英力士工厂用来生产塑料新料,用于医疗产品、食品包装、轻型汽车零件和安全输水管道的制造。

3、Indorama计划rPET产能增加2倍以上

树脂巨头Indorama Ventures在其最近发布的2019年财报中透露,未来几年,公司计划将其全球的rPET产能将增加两倍以上。

未来几年,持续增长的rPET需求将转化为Indorama的主要投资项目。在全球范围内,Indorama计划到2025年投资15亿美元,以扩大其回收利用的足迹。

该公司已承诺到2025年将其PET回收能力提高到75万公吨。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底,Indorama每年的PET回收能力约为20.7万公吨。

4、流通资本600万美元投资两家塑料回收公司

流通资本(Circulate Capital)近日向位于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的两家塑料回收公司投资了600万美元。

1.06亿美元的CCOF投资基金得到了以百事可乐(PepsiCo)为首的企业支持,这些公司包括宝洁(Procter & Gamble)、陶氏(Dow)、达能(Danone)、联合利华(Unilever)、可口可乐(Coca-Cola)、雪佛龙菲利普斯化工公司(Chevron Phillips)和香奈儿(Chanel)。

这些参与投资的企业承诺提供资本、技术和采购方面的专业知识,以帮助提升塑料的回收再生利用。

此次,CCOF基金投资的两家公司分别为位于印度的Lucro Plastecycle私人企业及印尼雅加达的PT Tridi Oasis集团。

其中,Lucro是一家专门从事回收难处理的软塑料的制造商,回收造粒后用于自身产品的生产,并出售给印度全国各地的其他设施。

PT Tridi Oasis集团是一家以女性为主导的公司,专门将PET瓶回收成rPET薄片,用于制造包装和纺织品。

塑料行业一直处于风口浪尖的原因就在于其处理和回收利用的问题。塑料给人类带来了极大便利,在疫情中起到功不可没的作用,但同时其不当使用也引起了一系列环境问题。

2020年1月14日,欧盟环境和海洋事务专员Virginijus Sinkevicius在接受该报采访时称,欧盟委员会正在评估一项对塑料包装的禁令,并为制造商制定新的要求。希望扩大去年通过的《一次性塑料指令》,目前正在研究可能的方向,包括禁止塑料包装或规定使用再生塑料。

对于塑料企业来说,研发绿色环保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开发全新的、更高效的工艺,减少碳足迹,是其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必要目标。

不少化工巨头早就在这一点上达成了共识,以巴斯夫为例,其始终将气候保护坚定贯彻于企业战略之中,早在1990年,巴斯夫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了50%,同时产量则翻了一番。

对于未来,巴斯夫设立了宏伟的目标——实现到2030年,在化学品产量增加50%同时,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维持不变。为了完成这一目标,巴斯夫不断优化现有工艺,逐步用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燃料,并开发全新的低排放生产工艺,还专门设立了“碳管理项目”。

“绿色升级”包含着化工行业的方方面面,为了可持续发展这个宏伟的目标,不仅要发展可持续的工艺流程和产品,帮助行业上下游合作伙伴不断成长,也要增强公众对于塑料的正确认知。2020年6月18日,龙朴聚烯烃诚邀您与行业专家共同研讨聚烯烃材料的循环经济与绿色未来!




免责声明:本图文、资料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供交流,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 zpia200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