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0日 行业动态:
首页 > 行业信息 >>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问初心·走近台州第一代制造业者》台州第一代塑料制品人——张小赧:无惧黑夜,不断创新

发布时间:2022/11/22 16:39:08 来源:台州新闻

台州第一代塑料制品人

从1971年到2022年,50载岁月悠悠。三友控股集团在董事长张小赧带领下,从一家集资2250元、借用破庙建起的家庭式作坊工厂,发展成长为集纺织专用器材、塑料家居用品、摩托车等制造业于一体,涉及国际贸易、酒店等领域,拥有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的产业园区,资产过10亿元的民营企业集团。

张小赧说,“我成长的奥秘就是不怕难、不认输。40年来,那么多风风雨雨,哪怕只有一次认了输,就没有‘三友’的今天。”

01

三起三落

破庙中走出亚洲第一塑料纱管品牌

台州老一辈创业者中,很多人出身寒苦。

1946年,张小赧出生在路桥区金清镇卷桥村(原黄岩县新桥区卷桥村)的一个贫寒农民家庭。在缺衣少食、一天只有1毛钱工资的年代,张小赧渴望搞个体经营,能多挣工分多挣钱,但当时的条件根本不允许。

1971年,张小赧迎来办企业的重大机遇。根据当时中央的“三就四为”方针,卷桥要发展社办企业,时任生产队团支部副书记的张小赧成为可靠人选。因办企业没有启动资金,张小赧就邀集了24个农民兄弟“打硬股”,集资2250元,于1971年底在破旧的靖海庙中,办起了卷桥综合厂,加工卫生香。可干了半年一结账,却几乎没有利润。张小赧的第一次创业就这样无可挽回地失败了。

一条路走不通,就换一条路走。一年后,张小赧带着大家转产,生产一种制革辅料软皮白油,但在当时的经营技术下,质量怎么也上不去,造成几十吨成品积压,只好停产。

1974年春节前,张小赧又办厂加工尼龙丝,但当地“打办”以尼龙丝为渔用物资为由全部扣留,张小赧的创业又以失败告终。

张小赧说,创业起初的8年,处处碰壁,算是一事无成。

但他屡败屡战,从不轻言放弃。1979年底,张小赧从一位纺织厂的朋友处听说,我国纺织工业已确定将全部木质纱管改为塑料纱管。张小赧又马上行动起来筹办塑料纱管厂。也就是这个决定,成就了现在享誉亚洲的“三友”塑料纱管品牌。

张小赧说,“我成长的奥秘就是不怕难、不认输。40年来,那么多风风雨雨,哪怕只有一次认了输,就没有‘三友’的今天。”

02

签“生死状”

在“农村包围城市”路线中求发展

“国内大大小小的纺织厂有上千家,每家企业都要更换纱管,数量可想而知。”1979年,一张宏伟蓝图在三十多岁的张小赧眼中不断描绘。

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没有技术,也没有设备,张小赧只有在上海了解到的零星纺织器材知识和带回来的几件样品。张小赧曾带领人马到上海等地拜师学艺,但关键的问题是买不起昂贵的设备,卡在了钱上,因为一台125A注塑机都要花好几万元。

张小赧(下行左二)

张小赧想到了向银行贷款,但当时贷款要经过公社,公社怕他做砸了,不同意。为了证明自己决心,在与公社领导签下的最后一项条款上,张小赧亲笔签字:如果此贷款出了问题,我张小赧愿意倾家荡产,愿意坐牢。

这张“生死状”让张小赧终于从农行贷到15万元。

拿到钱后,张小赧立马带领技术人员买设备刻苦攻关产品。然而,首批20万支纱管还是出了质量问题。

回忆起当初的决定,张小赧仍心有余悸——背负着巨额的债务,面对着迷茫的市场,自己只有不断与时间赛跑。他认定上纱管项目的路子是对的,便立即带领一批职工奔赴山西、四川的棉纺织厂,与用户共同探讨纱管断裂的原因,经过几十个日夜的反复试验,终于生产出合格产品。

“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纺织企业比较多,但是竞争的国企品牌也很多,我们的产品很难进去,于是我们首先将目标投向一些小城镇。” 张小赧说,当时的民营企业只能在夹缝里生存,他们产品销售网络也像“农村包围城市”那样不断发展着。

一只手拿着一只军用水壶,一只手拿着一只冷饭团子,穿着磨了皮的鞋……这是当时很多棉纺厂对于张小赧的印象。“我们厂子穷。上饭店多吃餐饭,厂里即得多摊销一毛的不必要开支。” 那时张小赧不舍得多花一分钱,不愿意浪费任何一分钟。不少棉纺厂被他的精神所感动。

黄岩卷桥厂的塑料纱管,就这样伴随着张小赧的人格魅力在纺织行业打响了名气。1980年,企业不仅还清了贷款,还赚了10多万元,一下来了个飞跃。4年后,张小赧带领的企业产值和销售额达到了260多万元,黄岩卷桥厂也更名三友塑料化工厂,寓意为“岁寒三友”。

03

谋求变革,欲造百年品牌

50载岁月悠悠,张小赧一直不忘初心,始终坚定质量是“三友”最主要的核心竞争力,产业根基就是老本行纺织纱管。“纺织纱管是工业用的东西,属于理性产品,需求相对稳定。衣食住行,只要人们还要穿衣服,纺织行业就倒不了。”

“用三友纱管,我们能够保证在生产过程中不跳管、不变形,即便每分钟25000转的车速也同样适用。”对自己的产品,张小赧有百分之百的自信,“专家级的客户懂行,了解纱管品质,而他们都会选择我们的产品。”

在纺织行业的老本行上,张小赧带领着“三友”,矢志不移,精耕细作,攒足后劲,做精做强。从上世纪80年代制定质量管理模式、组建技术研发中心;到上世纪90年代斥资千万元实施技改,与高校携手研发;再到本世纪初,企业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实施全市首批人才持股计划……努力把“三友”打造成一个百年品牌,这是张小赧的目标,也是他一直脚踏实地在做的。

张小赧说,一个人的眼界有限,一个企业需要更多人才指引。

2001年,三友公司升格更名为三友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作为“三友”的第一功臣,开厂元老,张小赧原本可拿全厂51%以上股份,可他只拿了约14%。他说,最让他快乐的并不是名誉、财产、权力,而是企业能否走得更远。





免责声明:本图文、资料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供交流,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 zpia200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