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泓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2022年12月19日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控股子公司投资建设新能源材料和生物可降解材料一体化项目的议案》,同意公司控股子公司联泓格润(山东)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泓格润”)投资建设“新能源材料和生物可降解材料一体化项目”。
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和《联泓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章程》等相关规定,上述投资事项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本投资事项不构成关联交易,亦不构成《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规定的重大资产重组。
一、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新能源材料和生物可降解材料一体化项目
2、项目实施主体:控股子公司联泓格润
3、项目建设地地点:山东省滕州市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
4、项目建设性质:新建
5、项目建设内容:130 万吨/年 DMTO 装置(甲醇制烯烃装置)、20 万吨/年 EVA 装置(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装置)、30 万吨/年 PO 装置(环氧丙烷装置)、5 万吨/年 PPC 装置(聚碳酸亚丙酯装置)、2 万 Nm3/h PSA 装置(氢气提
纯装置)、总图储运、配套的公用工程及辅助生产设施等。
6、项目计划投资:预计项目投资总额约 125 亿元,项目资金来源为自有资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金及自筹资金,包括再融资、银行项目贷款等方式。建设期 3 年。
7、项目已经取得有关部门审批的说明:
项目已取得山东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出具的《山东省建设项目备案证明》、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出具的《关于联泓格润(山东)新材料有限公司新能源材料和生物可降解材料一体化项目节能报告的审查意见》、枣庄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出具的安全审查意见、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管理委员会出具的项目选址同意意见、滕州市自然资源局出具的鲁(2022)滕州市第 8006987 号不动产产权证。
二、项目实施主体情况
1、公司名称:联泓格润(山东)新材料有限公司
2、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70481MA950BF894
3、注册资本:50,000 万元人民币
4、法定代表人:郑月明
5、住所: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木石镇科圣路 1688 号
6、经营范围:一般项目: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制造;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销售;合成材料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合成材料销售;生物基材料制造;生物基材料销售;新材料技术研发;仓储设备租赁服务;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
动;自有资金投资的资产管理服务;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货物进出口。(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
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
7、与公司的股权关系:联泓格润为公司持股 75%的控股子公司,其他股东持股情况为:员工持股平台滕州泓盛兴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 14.09%;公司董事长、总裁郑月明先生,董事、高级副总裁、财务负责人、董事会秘书蔡
文权先生,监事周井军先生,高级副总裁赵海力先生、李方先生、李军先生、解亚平先生、韩慧龙先生等自然人股东合计持股 10.91%。
三、项目可行性分析
1、符合国家政策,属于鼓励发展的产业项目
公司新能源材料和生物可降解材料一体化项目的主要终端产品 EVA、PPC等均是国家鼓励和重点发展的行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对满足产品的市场需求、带动相关行业发展有重要意义。
2、项目工艺技术先进,竞争力强
公司 EVA 产品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拥有丰富的 EVA 生产运营管理经验,产品质量优异,品牌认可度高。20 万吨/年 EVA 项目采用 LyondellBasell 高压管式法工艺技术,主要生产附加值较高光伏胶膜料产品,项目实施后,公司将同时拥有世界领先的 LyondellBasell 管式法和 ExxonMobil 釜式法工艺,有利于提高生产操作弹性、促进新产品开发。
PO 项目采用全球领先的共氧化法 CHP 工艺技术,相比其他 PO 生产技术,具有产品收率高、副产物少、单耗与碳排放低等优势。
PPC 项目采用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共同开发的新一代超临界聚合技术,具备二氧化碳质量占比高、单程转化率高、反应时间短、生产能耗低、副产物少、产品分子量高等特点,技术行业领先。
3、项目区位优势明显,一体化布局具备较好的协同效应
项目位于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所在的华东地区是国内最主要的 EVA 生产和消费地,下游光伏胶膜企业集中。该区域也是国内主要的PO需求地,其PO需求占全国需求81%左右,具有较强的区位优势。项目终端产品所需主要原料甲醇、乙烯、丙烯、醋酸乙烯、二氧化碳等均为公司自产,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建设可依托公司现有资源,与现有产业链充分协同,可实现资源的循环与综合利用,一体化布局优势明显。
4、公司人才储备充足,人才优势突出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新材料行业,并在该领域拥有丰富的专业人才储备。公司经营层及核心骨干主要来自国内外知名化工和新材料企业,拥有深厚的行业经验和高效的执行能力。多年来,公司高效的运行管理模式及培训体系,已凝聚一批高新技术创新型人才和管理团队。同时,公司积极引进人才,并通过完善员工晋升通道和激励机制,激发新老员工的工作热情,采取各种员工激励手段、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成功吸引了更多的人才加入公司。公司充足的人才储备可以保障募投项目的顺利开展。
5、公司具有良好的客户基础,将为本次项目市场开拓提供有效助力
公司依托多年稳定的生产运行、积极的市场开拓、优质的产品质量、完善的技术服务,在行业和客户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和品牌知名度。同时,经过持续多年的市场深度开发和结构优化,公司已建立了稳定的销售渠道和客户资源,与主要客户保持了稳定深入的合作关系。本次非公开发行募投项目产品与公司当前主要客户群体存在较多重叠,销售渠道也存在诸多可共用之处,上述客户和渠道协同效应将为公司本次募投项目产品市场开拓提供有效助力。
四、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根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新能源材料和生物可降解材料一体化项目税后内部收益率 19.50%,投资回收期 6.99 年(含建设期 3 年),经济效益良好。
五、项目建设的目的及对公司的影响
新能源材料、生物可降解材料是公司重点布局的产业方向,作为新材料产品和解决方案供应商,公司紧紧围绕国家发展规划和战略部署,持续聚焦新材料方向,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绿色、低碳、共享发展理念,关注国家需要和
市场紧缺的高端新材料“卡脖子”领域。
公司自成立以来,坚持内生增长与外延扩张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围绕新材料领域,持续开展新业务,拓展新布局,先后在新能源材料(如光伏材料、新能源电池材料等)、生物材料(如生物可降解材料、生物质材料等)和特种材料(如
特种精细材料、特种工程塑料等)等领域进行高端化、差异化、精细化布局,致力于打造在新材料若干细分领域领先的产业集群。
本项目建成投产后,公司产品结构将更加丰富,产品规模将显著提升,与公司现有生产基地以及产业链充分协同,可实现资源的循环与综合利用,产业链一体化优势明显。项目投产后 EVA 产能将大幅提升,更好的满足未来光伏下游领
域持续增长的旺盛需求,巩固公司在光伏胶膜料、高端线缆料等领域的竞争优势;PO 产品可为 PPC 产品供应充足原材料,也为后续进一步精深加工和延伸产业链奠定坚实基础;PPC 产品将进一步丰富公司生物可降解材料产品品类,助力二氧化碳的高效循环利用,有效提升公司在生物可降解材料领域的市场影响力。
综上,本项目的实施有助于落实公司长远发展战略、推动公司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促进公司主营业务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综合盈利能力,助力将公司打造成新材料平台型企业,形成在新材料若干细分领域领先的产业集群。
免责声明:本图文、资料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供交流,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 zpia200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