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8日 行业动态:
首页 > 时事报导 >> 相关行业
相关行业

韩国2026年起强制瓶装水及非酒精饮料使用再生塑料包装,是否有安全隐患

发布时间:2025/9/17 15:26:11 来源:专塑编译

在济州岛济州三多水工厂的生产车间内,塑料水瓶正沿传送带有序移动。韩国环境部近日宣布,政府在内阁会议上决定自2026年起强制要求瓶装水及非酒精饮料生产商在包装中使用再生塑料。

根据新法规,瓶装产品中使用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材料至少10%需来自再生资源。该规定适用于年使用量超过5000吨PET瓶的饮料企业,韩国约200家饮料生产商中,可口可乐韩国、乐天七星饮料、济州开发公司(三多水生产商)等10家主要企业将率先从2026年1月1日起执行。

此前,韩国仅要求塑料生产商使用再生材料,饮料企业可免于采购再生原料。这种政策空白导致尽管韩国回收处理了大量废旧PET瓶,却未建立"瓶到瓶"的闭环回收体系,难以有效减少塑料垃圾、碳排放及对原生塑料的依赖。

长期阻碍"瓶到瓶"回收的症结在于安全疑虑。食品级PET需严格管控化学迁移风险,而再生塑料因原料来源和加工工艺差异,其纯度稳定性常受质疑。企业还担忧再生材料可能影响瓶体透明度、气味及饮品口感。对此,环境部官员向《韩国先驱报》证实,政府联合食品药品安全部制定的回收标准已验证:经分拣、清洗、粉碎、重塑等政府认证流程处理的再生PET,即使为彩色瓶体,其安全性与质量均符合食品接触要求。

事实上,首尔市已于2023年4月率先将再生塑料应用于其瓶装自来水品牌Arisu的容器制造。环境部强调,新规与全球趋势接轨——欧盟和德国计划2030年将PET瓶再生材料含量强制提升至30%,英国则瞄准2026年实现同等目标。未来该政策还将逐步扩容,最终覆盖年产量超1000吨PET瓶的企业,并于2030年将再生材料比例要求从10%提升至30%。

这一政策转向标志着韩国在构建循环经济、减少塑料污染的道路上迈出关键一步,既回应了国际环保趋势,也为本土饮料产业绿色转型提供了明确路径。




免责声明:本图文、资料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供交流,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 zpia2008@163.com。